氣態污染物廢氣治理的方法-吸收法
- 氣態污染物種類繁多,特性各異,因此相應采用的治理方法也各不相同,常用的有:吸收法、吸附法、催化法、燃燒法、冷凝法等。吸收法是分離、凈化氣體混合物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 咨詢熱線:13262213023
-
產品詳情
氣態污染物種類繁多,特性各異,因此相應采用的治理方法也各不相同,常用的有:吸收法、吸附法、催化法、燃燒法、冷凝法等。吸收法是分離、凈化氣體混合物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在氣態污染物治理工程中,被廣泛用于理SO?、NO?、氟化物、氯化氫等廢氣中。
一、氣態污染物廢氣治理吸收基本原理
當采用某種液體處理氣體混合物時,在氣-液相的接觸過程中,氣體混合物中的不同組分在同一種液體中的溶解度不同,氣體中的一種或數種溶解度大的組分將進入到液相中,從而使氣相中各組分相對濃度發生了改變,即混合氣體得到分離凈化,這個過程稱為吸收。用吸收法治理氣態污染物即是用適當的液體作為吸收劑,使含有有害組分的廢氣與其接觸,使這些有害組分溶于吸收劑中,氣體得到凈化。
在用吸收法治理氣態污染物的過程中,依據吸收質(被吸收的組分)與吸收劑是否發生化學反應,而將其分為物理吸收與化學吸收。前者在吸收過程中進行的是純物理溶解過程,如用水吸收CO2或吸收SO2等;而后者在吸收中常伴有明顯的化學反應發生,如用堿液吸收CO2,用酸溶液吸收氨等。化學反應的存在增大了吸收的傳質系數和吸收推動力,加大了吸收速率,因而在處理以氣量大、有害組分濃度低為特點的各種廢氣時,化學吸收的效果要比物理吸收效果好得多,因此在用吸收法治理氣態污染物時,多采用化學吸收法。
二、氣態污染物廢氣治理吸收流程
(1)吸收工藝 根據吸收劑與廢氣在吸收設備內的流動方向,可將吸收工藝分為:
①、逆流操作。即在吸收設備中,被吸收氣體由下向上流動,而吸收劑則由上向下流動,在氣、液逆向流動的接觸中完成傳質過程。
②、并流操作。被吸收氣體與吸收劑同時由吸收設備的上部向下部同向流動。
③、錯流操作。被吸收氣體與吸收劑呈交叉方向流動,在實際的吸收工藝中,一般均采用逆流操作。
(2)吸收流程 吸收流程布置可分為循環過程與非循環過程兩種。
①、非循環過程。流程布置的主要特點是對吸收劑不予再生,即沒有吸收質的解吸過程。
②、循環過程。流程的主要特點是吸收劑的封閉循環,在吸收劑的循環中對其進行再生。
待凈化氣體進入吸收塔進行吸收,塔底排出的吸收液進入解吸塔或再生塔,用適當的方法使吸收質從吸收液中釋出,再生后的吸收劑入吸收塔重新使用。
三、常用吸收設備
吸收設備種類很多,每一種類型的吸收設備都有著各自的長處與不足,選擇一適宜的吸收設備,應考慮如下的因素:對廢氣處理能力大;對有害組分吸收凈化效率高;設備結構簡單,操作穩定;氣體通過阻力小;操作彈性大,能適應較大的負荷波動;投資省等。
目前工業上常用的吸收設備主要有三大類。
(1)表面吸收器 凡能使氣液兩相在固定接觸表面上進行吸收操作的設備均稱為表面吸收器。屬于這種類型的設備有水平表面吸收器、液膜吸收器以及填料塔等。在氣態污染物治理中應用最普遍的是填料塔,特別是逆流填料塔。由于在這種類型的塔中,廢氣在沿塔上升的同時,污染物濃度逐漸下降,而塔頂噴淋的總是較為新鮮的吸收液,因而吸收傳質的平均推動力最大,吸收效果好。
(2)鼓泡式吸收器 在這類吸收器內都有液相連續的鼓泡層,分散的氣泡在穿過鼓泡層時有害組分被吸收。屬于這一類型的設備有鼓泡塔和各種板式吸收塔。在氣態污染物治理中應用較多的是鼓泡塔和篩板塔。
(3)噴灑式吸收器 這類吸收器是用噴嘴將液體噴射成為許多細小的液滴,或用高速氣流的挾帶將液體分散為細小的液滴,以增大氣﹣液相的接觸面積,完成物質的傳遞。比較典型的設備是空心噴灑吸收器和文丘里吸收器。
四、吸收法特點
采用吸收法治理氣態污染物具有工藝成熟、設備簡單、一次性投資低等特點,而且只要選擇到適宜的吸收劑,對所需凈化組分可以具有很高的捕集效率。此外,對于含塵、含濕、含黏污物的廢氣也可同時處理,因而應用范圍廣泛。但由于吸收是將氣體中的有害物質轉移到了液體中,這些物質中有些還具有回收價值,因此對吸收液必須進行處理,否則將導致資源的浪費或引起二次污染。